碧桃花屬于觀賞性桃花,每年的3至4月份開花,花朵鮮艷豐富,常見的碧桃花有白碧桃、紅碧桃、紅葉碧桃、紅花碧桃及五色碧桃等,是我國比較常見的綠化植物。碧桃花通常采用播種或嫁接的方式繁殖,下面好花網就為大家詳細介紹解說一下。
碧桃,屬薔薇科落葉小喬木,是桃的變種,花后一般不結桃,花多重瓣,花色艷麗無比,是觀賞桃花中的極品。碧桃原產我國,在我國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,主產區在浙江、江蘇長美花卉基地、河南、山東、安徽等地。
漢代時傳到波斯、印度,繼而傳至歐洲,最后又傳到日本。碧桃樹,樹皮灰色,主干粗而壯,樹高可達3-4米,每年3-4月開花,有重瓣花、單瓣花之分,大多不結果,花色豐富多彩,是著名的觀賞花卉。
形態特征:喬木,高3-8米;樹冠寬廣而平展;樹皮暗紅褐色,老時粗糙呈鱗片狀;小枝細長,無毛,有光澤,綠色,向陽處轉變成紅色,具大量小皮孔;冬芽圓錐形,頂端鈍,外被短柔毛,常2-3個簇生,中間為葉芽,兩側為花芽。
葉片長圓披針形、橢圓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,長7-15厘米,寬2-3.5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寬楔形,上面無毛,下面在脈腋間具少數短柔毛或無毛,葉邊具細鋸齒或粗鋸齒,齒端具腺體或無腺體;葉柄粗壯,長1-2厘米,常具1至數枚腺體,有時無腺體。
果實形狀和大小均有變異,卵形、寬橢圓形或扁圓形,直徑(3)5-7(12)厘米,長幾與寬相等,色澤變化由淡綠白色至橙黃色,常在向陽面具紅暈,外面密被短柔毛,稀無毛,腹縫明顯,果梗短而深入果洼;
果肉白色、淺綠白色、黃色、橙黃色或紅色,多汁有香味,甜或酸甜;核大,離核或粘核,橢圓形或近圓形,兩側扁平,頂端漸尖,表面具縱、橫溝紋和孔穴;種仁味苦,稀味甜。花期3-4月,果實成熟期因品種而異,通常為8-9月。2n=16。
生長習性:碧桃性喜陽光,較耐寒,怕水澇,適宜栽植于通風環境、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中??捎貌シN、嫁接方法來繁殖。播種繁殖多用來培養砧木實生桃。一般多采用嫁接方法來繁殖。在嫁接中,又多采用芽接方法,因芽接容易成活。
因為,碧桃的根系發達,不宜深栽,深栽反而影響其生長。此花需肥不多,栽植時可在穴內施少量基肥。肥多會造成碧桃徒長,不利花芽形成。生長期間要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決定是否施肥。一般只須在春季開花前施一次肥,落葉前施一次肥即可。澆水要適量,防止積水。
碧桃的繁殖方式:為保持優良品質,必須用嫁接法繁殖,砧木用山毛桃。采用春季芽接或枝接,嫁接成活率可多達90%以上。具體操作如下:
嫁接:碧桃母樹要健壯而無病蟲害,花果優良的植株,選當年的新梢粗壯枝、芽眼飽滿枝為選接穗。夏季芽接可削取芽片,或少帶木質部芽片,在砧木莖干處剝皮。剪取母樹的接穗即剪去葉片,留葉柄。
在接穗芽下面1厘米處用刀尖向上削切,長1.5-2厘米,芽內側要稍帶木質部,芽位于接芽的中間砧木可選擇如鉛筆粗的實生苗,莖干距地面3-5厘米,選用樹干北側的垂直部分,第一刀稍帶木質部豎切2厘米,削下的樹皮剪掉1/2-2/3,將接芽插入砧木,形成層密接。
尤其要注意在砧木削切處的下部不留空隙,緊密結合。在接芽的下面用塑料膠布向左纏2圈,再向右纏2圈,均衡地向上綁縛,使其防芽風干,牢固結合,露出接芽。注意芽接時間,中國南方以6-7月中旬為佳,北方以7-8月中旬為宜。
管理:芽接后10-15天,葉柄呈黃色脫落,即是成活的象征,葉柄變黑則說明未活。成活苗在長出新芽,愈合完全后除去塑料膠布,在芽接處以上1厘米處剪砧,萌芽后,要抹除砧發芽。
同時結合施肥,一般施復合肥1-2次,促使接穗新梢木質化,具備抗寒性能。為防治蚜蟲,噴灑2000倍的樂果溶液,當葉片發生縮葉病時,可使用石硫合劑。
疏枝:對幼樹進行整形時,機械地追求標準樹形,疏枝過重,對樹體造成了較大的傷害。碧桃栽植時一般都進行必要的修剪:一是為了保持地上和地下部分平衡,為苗木的成活提供保證;二是通過合理修剪進行整形。
園林中應用的碧桃苗木樹形各式各樣,如果苗木有3個以上長勢均衡、角度開張、分布均勻的枝條,這種苗木稍加修剪就可以成為標準的自然開心形樹形。但有的苗木由于苗期主干或主枝的基部萌生的直立枝或背上枝,沒有及時疏除或沒有實施削弱其生長勢的修剪措施。
或者其他原因,在樹冠的中央形成了“樹中樹”,這種樹木除了有幾個角度比較開張的主枝外,還有所謂的“中心主干”。對這類苗木進行整形時,為了整成自然開心形樹形,就對“樹中樹”進行整體疏除。這樣不但對樹體造成了很大傷害,也造成很大浪費。
樹木修剪要堅持“隨樹作形,因枝修剪”的原則。對有“中心主干”或“樹中樹”的碧桃苗木,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枝條,整成疏散分層形或延遲開心形,即主枝分為2-3層,最下面一層留3個主枝,中間的一層留2個主枝,最上面的一層留1個主枝或不留主枝。
但由于這種樹形枝量比較大,為保持樹冠內的通風透光,在整形修剪過程中,要特別注意開張主枝的角度,但這種樹形隨著樹齡的增大,枝量的增多,光照條件會逐漸惡化,下層的主枝生長勢會逐漸降低,花量減少,走向衰弱。
這時可以逐漸去除下層的主枝,從而將樹形逐步改造成自然開心形。對這種樹進行改造,就要對幾大主枝在合適的位置進行回縮,即在主枝上位置較低、長勢較弱、角度比較開張的背后側枝處短截。
將主枝頭直接換到背后側枝上,使主枝頭的生長點降低,生長勢減弱,從而促進了主枝基部芽梢的生長。如果沒有合適的側枝,也可以對主枝保留50厘米至80厘米進行截干,刺激主枝基部潛伏芽的萌發。